欢迎来访广东省佛山市美居士电子有限公司官网!
联系电话:0757-85330083

您当前所在位置:


新闻资讯

News

“脱实向虚”的经济学分析
跨国别的研究经济历史,总能发现一些似曾相识的案例,最近我们的注意力就被“脱实向虚”吸引了。不管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前的美国、还是上世纪80 年代的日本、2008 年的“次贷危机”前的美国,甚至当前的中国,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脱实向虚”现象,我们发现这几段经济历史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相似点:

其一、经济增速趋势向下

这几段经济历史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经济增速难以阻止的趋势性向下,而不管具体原因如何。美国经济在1925 年之后持续下降,工业增速从最高的21.3%一路下滑,到1927 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最低下降6%。

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至“次贷危机”之前的工业产出增速显著低于90 年代,同比增长中枢由90 年代的6%下降到3%,GDP 增速在2004年一季度后持续下滑,最终在2007 年3 季度后快速下滑,出现“次贷危机”。

日本经济在进入80 年代头三年后就遭遇了三年低增长,增速比70 年代还要低,后来随着美国经济在“里根经济学”的刺激下恢复增长,日本经济也逐渐复苏,1985 年的日元快速升值打断了日本经济的复苏,日本工业产值及GDP 增速都出现快速的下滑,工业同比增速甚至出现负增长,日本央行大幅的下调基准利率,并放缓了日本升值的步伐,日本经济在1987 年逐渐恢复,1988 年达到顶峰后再度回落。